导航菜单
首页 >  合肥工大人| 走近合工大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创新基地  > 合工大智能院 创新发展“生力军”

合工大智能院 创新发展“生力军”

近日,我院组织中央省市媒体围绕新型研发机构“化羽成蝶”,科技成果转化“破土而出”主题进行采访。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智能院院长刘志峰接受采访,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主持会议。

0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五年来,合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科教“优势牌”,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以高校院所为主体,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之“桥”,催生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培育了一大批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集聚了一大批标志性的创新型产业,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创新实力迈上新台阶。

合肥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优势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引进“大院大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作为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地校合作”建设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坚持以“双高”企业培育为抓手、以高端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5年来累计打造27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培育105家高科技企业,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来源:合肥新闻联播)

02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我市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五年来,累计打造27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培育105家高科技企业,引进超过100个创新创业团队,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近年来,合肥围绕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效率,让“创新之花”结满“产业之果”。

(来源:合肥新闻频道)

03

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的转化,一直都是科技创新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合工大智能院作为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校地合作”建设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坚持以高能级平台建设为中心、以“双高”企业培育为抓手、以高端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探索出一条具有“合肥优势、工大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内涵发展道路。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表示合工大智能院的第一要务就是充分发挥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科特长,紧密结合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产业集聚,近年来,合工大智能院通过校企“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培育孵化了105家科技型企业,同时探索出的“双导师制”等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了一系列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出了“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高地,成为支撑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合肥市围绕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出台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及一系列政策措施,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效率,竭力推动“创新之花”结满“产业之果”。

与此同时,合肥还不断加快重大战略平台布局,激活创新“原动力”,瞄准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前沿领域,着力打造服务全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生态,提升人才“吸引力”。目前,已累计组建院士工作站68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20家、外国专家工作室10家。深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凝聚共赢“向心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产业企业协同发展。

跻身全球科研城市榜前20、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合肥高新区综合排名高居全国第六位.......,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合肥初步探索出一条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赶超之路,城市科技创新活力、实力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

(来源:人民数字)

04

近年来,我市瞄准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前沿领域,着力打造服务全域的战略科技力量。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快推动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开放运行,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

按照“协同创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我市对标国内外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优势学科和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引进“大院大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我市已建成并运行了包括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化、松散化、单项化向长期化、系统化、实体化转变,不断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和水平。

同时,我市集聚政产学研用金各方资源,成立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集成电路、轨道交通、机器人等2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立市天使投资基金,规模6.24亿元,累计实施投资项目107个,投资金额5.53亿元,其中90%以上均为科技团队创业项目。

市科技局副局长吴海军:“我们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中科大、清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合工大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同步组建市场化、公司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现代化、运营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是创新创业资源的汇聚平台、高端人才团队的集聚平台、成果转移转化的应用平台、产业先进技术的集成平台、科技体制改革的实验平台。”

合工大智能院,作为合肥市与合肥工业大学“校地合作”建设的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按照“一学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台、一团队一企业”整体思路,探索出一条具有“合肥优势、工大特色”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道路。5年来,合工大智能院累计打造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研究院等27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平台、涌现出了105家高科技企业,引进超过100个创新创业团队,为超过5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新动力、具有国际影响的智能制造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副教授、合工大智能院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负责人甄圣超:“我们目前在智能院这边的办公环境和经营的环境、对接资本都是主动找到我们,基本不需要我们往外找。我们现在有一个公司还有一个平台,(入驻智能院)有几个非常大的优势,一个是对接资源的优势,对于企业、尤其是初创型企业大家是非常认可的。”

近年来,我市围绕促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聚焦成果转化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构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熟化、产业孵化、企业对接、成果落地全链条转化机制,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和效率,让“创新之花”结满“产业之果”。

(来源:合肥新闻)

05

在合肥的创新版图中,新型研发机构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块。合工大智能院等合肥与众多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的创新载体,从建立之初,就拥有一定的“先行先试”和“放开手脚”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使命。多年来,依托这些机构,合肥

相关推荐: